当前位置:
主页
学会天地
学会天地

【安庆市科协系统助力乡村振兴先进个人事迹之一】
汪定祺:退伍不褪色 老兵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办公室 桐城市科协 阅读:534 发布时间:2021-11-24

汪定琪,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97年12月入伍,2000年12月退伍,现任桐城市科协党组成员、科技馆负责人。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份子,他充分发挥桐城市科协助力乡村振兴的牵头作用,秉持军人保家卫国的责任意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联合村两委班子成员,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方位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致力于将麻山村打造成为环境美丽、农民富裕、产业兴旺、品质提升的美里乡村。

1637722770132852.jpg

麻山村位于大关镇西北边际,以丘陵地貌为主,山场面积1.8万亩,耕地面积6200亩,现有人口6200人。地理位置较远、农业生产面积较少导致村落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失严重导致发展活力不够。脱贫户大多是五保、残疾人低保户为,发展动力弱、前进潜力小,导致脱贫后发展后劲不足。

他犹记第一次来到麻山村,乡亲们围住他问长问短,看着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和麻山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他的内心五味杂陈。他决定让乡亲们富起来,让麻山村旧貌换新颜。带领乡亲们走上幸福小康路。他始终坚信“用自己的耐心、真心一定可以换取脱贫户的放心”,经常“到户中、面对面”入户了解农户困难,对本村所有脱贫户的家庭实际情况均能做到“情况清、底子明、了如指掌”,并且能真正做到把脱贫户当做自己的亲人,针对脱贫户的困难需求,能够及时到户了解并帮助解决,在麻山村乡亲们口中得到了一致好评。

油茶和茶叶是麻山村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他积极和麻山村两委联系,争取政策支持,对村“双培双带”基地---大成油茶种植合作社进行着力打造,多次组织年轻党员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外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发挥村内的人文优势,积极和省科技厅,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联系,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聘请知名专家为科技特派员来村考察授课。成功争取利用桐城市财政扶贫结余资金82万元,兴建高产密植茶园30亩,标准化茶厂一座,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成油茶合作社荣获省林业示范合作社称号,其产品在中国义乌林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他与麻山村两委一起制定2021年帮扶计划,对口帮扶大关镇麻山村13户脱贫户,精准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定期走访或电话联系脱贫户,2021年科协给予麻山村乡村振兴资金2万元。科协的乡村振兴工作受到麻山村两委和脱贫户的一致认可。

c44cf0f45073b9fa2290446e2135df5.jpg

为了调动村民们的积极性和凝聚力,他开展麻山村个人先进表彰活动,通过表彰,大力弘扬道德模范的无私奉献精神,教育引导广大村民,以道德为榜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时代新风,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质,深入推进全村公民道德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营造出勤劳致富光荣、安于贫困可耻的社会新风气,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

为更好地服务退役老兵、团结退役老兵,他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收集诉求与建议,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红色基因故事、致力军人精神传承。号召退役军人群体参与村集体建设,以军人精神的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全村积极进取氛围。

他将持续做好13户脱贫户结对帮扶工作,按照精准识别扶持对象、精准安排资金项目的要求,实行一户一档一策,推动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加大对因病支出型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大病保险、生活救助等多层次保障体系,实施好新一轮集体经济薄弱村精准帮扶工作。持续与麻山村两委奋力实现乡村振兴,继续健全工作机制,巩固提升,主要做好扶持政策宣传、精准掌握扶持对象、积极组织实施村级项目、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等工作。(撰稿人:汪定祺 审稿人:殷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