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学会天地
学会天地

四大通道瘫痪的原因

来源:第一人民医院 杨晓帆 阅读:336 发布时间:2022-11-04

四大通道分别为循环通道、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

循环通道的瘫痪也就是循环衰竭,包括急性循环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后者本文不作探讨。急性循环衰竭,通常指由于失血、感染等所致,急性循环衰竭临床表现为休克,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其实,休克的最佳定义便是急性循环衰竭。 研究显示,急性循环衰竭中,分布性休克占66%,低血容量性休克16%,心源性休克17%,梗阻性休克2%。

微循环功能障碍是急性循环衰竭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微循环血流特点呈现“少灌少流”、“多灌少流”、“不流不灌”的演变。当然,由于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代谢也会发生异常变化,体内无氧酵解成为能量产生的主要途径,同时出现不断加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内脏器官如肺肾心脑等因此发生继发性损害,即多器官功能障碍。容量超负荷是急、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也是导致多器官生理功能异常的原因。心力衰竭从离子管理方面来说,与血清钾离子、钠离子、镁离子及铁离子等紊乱有关。

呼吸道的瘫痪主要是指呼吸泵的瘫痪。呼吸泵为呼吸驱动结构,包括一系列精准的调节结构。其任何结构受损,均可造成驱动力不足或者调节障碍,引起通气不足,临床表现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即常说的呼吸泵衰竭。泵衰竭有代偿期及失代偿期,代偿期呼吸增快,血气分析常提示呼吸性碱中毒,进而因肺泡低通气下降而呼吸频率增快,但二氧化碳分压可正常;最终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及低氧血症。失代偿期表现大汗、呼吸困难、咳嗽无力和言语不连贯等,体格检查示呼吸增快、心率增快、启用辅助呼吸肌和胸腹反常运动。

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问题非常普遍,发生率高,并且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胃肠功能障碍往往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息息相关,如腹腔高压,肠源性感染等能显著加重病情,对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常见类型包括:消化吸收障碍、肠动力障碍和肠粘膜屏障受损。消化吸收障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肠粘膜结构的改变、消化酶活力减弱、肠系膜血流减少等。其他影响因素有:低蛋白血症、肠道水肿、菌群紊乱以及不适当肠内营养供给等。影响肠动力的因素主要有:腹腔内炎症或感染,包括出血、急性胰腺炎等;食物消化吸收不良;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全身感染和休克;肠道菌群改变;颅内压增高;药物包括镇静剂、钙离子拮抗剂、抗胆碱类。肠粘膜屏障损伤的影响因素有:严重的创伤、烧伤、感染等所致肠道有效血循环量不足,缺血缺氧激活黄嘌呤氧化酶,氧自由基产生过量,损伤肠黏膜;肠摄取和利用氧能力下降,肠上皮细胞能量供给减少,影响肠黏膜的修复。

多种原因可造成急性肾损伤,从而引起泌尿道瘫痪。通常将危险因素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种。肾前性因素主要与血容量不足和心脏泵功能明显降低导致的肾灌注不足有关,是急性肾损伤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常见危险因素包括:消化道失液如呕吐、腹泻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皮肤大量失液如中暑及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血容量;液体向第三间隙转移,如大面积烧伤、腹膜炎、重症急性胰腺炎等;过度利尿引起的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心血管疾病则是主要由于心排血量严重不足而导致肾灌注不足,常见于充血性心衰、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压塞等。周围血管扩张,如感染性休克或过敏性休克时有效循环血量重新分布,造成肾灌注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见于应用血管收缩药如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大手术后或麻醉时、肝肾综合征等。肾性危险因素所致的急性肾损伤则更加直接。如严重感染、严重创伤、急性溶血综合征、肾毒性药物等引起的急性肾小管损伤或坏死;急性肾小球及肾小血管疾病急性肾间质疾患及肾血管性疾患等。肾后性危险因素包括:输尿管结石、尿路梗阻、膀胱颈梗阻、前列腺增生肥大或前列腺癌等。

总之,四大通道,一旦有一条发生了瘫痪,就会出现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就有可能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疾病的的预后也会愈来愈差。

上一篇:人体的五大器官

下一篇:危重症的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