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系统的重要性,对于中医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中医的重要解剖结构,从基础到临床,应用非常广泛。《黄帝内经》分为两部分,《灵枢》主要是阐述经络腧穴以及具体的针灸方法的。
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是针灸等治法的施术部位。与经络、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腧穴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不同的脏腑,腧穴与经络、脏腑之间的联系不可分割。腧穴可以辅助诊断。通过疏通经脉、调和气血,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腧穴的分类非常简单。主要有十四经穴,包括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的腧穴。这些腧穴简称为“经穴”,是腧穴的主体,共有362个。除了经穴之外,经外奇穴也比较重要。这类腧穴大概有100多个。此外,还有阿是穴。阿是穴无固定名称,也没有固定位置,是以压痛点或者病变局部或者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其数目不定。
腧穴的命名,均有一定的含义。通常有以下分类:根据部位命名,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等;根据治疗作用命名,如治目疾的晴明、光明,治疗水肿的水分、水道,治疗口眼歪斜的牵正等;利用天体地貌命名的,如日月、承山、大陵、太溪、涌泉等;参照动植物命名的,如伏兔、鱼际、犊鼻等;借助建筑物命名的,如天井、印堂、库房、地仓等;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的,如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百会、气海等。
腧穴治疗疾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临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所具有的共同的最基本的特点,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如眼区周围的晴明、承泣、瞳子髎等都可以治疗眼疾;胃脘部周围的中脘、建里、梁门等经穴都能治疗胃痛等。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这便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体现。特殊作用,是指有些腧穴具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前者如天枢,腹泻时针刺天枢可以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可以通便。内关可以治疗心动过缓,也可以治疗心动过速等。腧穴的特殊作用,还表现在一些腧穴的特异性,如大椎穴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阑尾穴治疗阑尾炎等。
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特定穴,它们的疗效确切,取穴相对方便。主要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在背腰部和胸腹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躯干部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它们之中,五腧穴和原穴共66个,非常常用。背俞穴和募穴也是针灸家的常客。
腧穴的定位常有以下几种,如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和简便定位法。这些定位方法各有利弊。定位非常重要,以准确简便为好。
腧穴的应用非常广泛,光是针灸技术就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给。此外,拔罐、针刀、电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以及头针、耳针等都是其延伸技术。
经典的魅力是无穷的,以下内容均源于《灵枢》,可细读。
“凡刺之法,必本于神”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
“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中气穴,则针游于巷”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经络系统是动态的可变的,腧穴也始终在变化当中。正如奔腾不息的河流,正如闪烁不定的群星。让我们大声说出下列这些腧穴的名字,百会、涌泉、关元、气海、中脘、天枢、合谷、足三里,不一而足。它们也许就是我们抬头看见的日月。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精气血津液,皮络经府藏,大抵如此,应该如此。
经络与养生的关系十分密切。大家都知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它们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么?笔者认为,其核心便是都有各自的经络系统。大地上的江河湖海溪流,天空的日月星云等,与人体的经络系统何其相似!深入思考,你将会有更多的收获。
人体的重要腧穴,前文已有所叙说,如五腧穴、原穴、背俞穴、腹募穴、八脉交会穴等。具体的重要腧穴不外百会、涌泉、关元、气海、足三里、合谷、曲池、太冲、太溪等。
刺激左右合谷与太冲,称为开四关,具有显著的调和气血的作用。日常生活中,经络养生非常简便实用的方法有,梳头,最好用手指梳头,这样,六阳经和任督二脉就可以同时照顾到。泡脚也非常实用,具体要求水深要20cm以上,漫过三阴交,时长在20min以上,不超过半小时,水温大约40-45度之间。还有一项便是拍打,可以沿着腰带的位置用力拍打,这样就可以刺激到带脉了。
经络系统的主要功能为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浑身上下都可以通过刺激经络系统,而得到适当的调理,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日常的保健。
就中医角度来说,养生的原则主要有:顺应自然、形神共养、调养脾胃、保精护肾。总的理念是注重阴阳平衡注重天人合一,并强调先天之本肾的维护,以及后天之本脾的调理。这些无疑是与经络系统息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