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那一月,那段时光,我们遇见了禽流感。很多人,很多事,从此展开,从此登场。
它悄悄来了
2014年2月7日,热热闹闹的春节刚过,农历正月初八,中午十二时许,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迎来了一个看似普通的病人。病人来自望江,平车推入,呼吸急促。一切的一切从此拉开了序幕。
一般情况:患者王某某,男,65岁,退休。
主诉:发热7天伴干咳、痰血、进行性胸闷呼吸困难4天。
查体:体温36°C;心率140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50/90mmHg。神志清,发育正常,急性病容。口唇轻度紫绀。胸廓桶状,呼吸急促,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偏低,可闻及散在湿罗音及少许哮鸣音。心率14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及四肢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望江县医院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及右肺中叶炎症。
初步诊断:重症肺炎。
鉴别诊断:1.流行性感冒;2.大叶性肺炎;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病史回顾:追问病史,患者年前在妻子开的宰鸡场送开水,2月1日走亲戚后出现畏寒发热,最高体温39°C,自服退热药物后大汗,体温下降至正常。次日复发高热,自服退热药效果不佳。2月3日在当地诊所就诊,予“青霉素”等药物抗感染治疗,2月4日仍有发热并出现干咳、少量痰血,胸闷不适,在当地诊所治疗,效果不佳。发热不退,咳嗽、痰血、胸闷加重伴有呼吸困难。2月6日到望江县医院住院治疗,患者胸闷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
诊疗计划:1.卧床休息,吸氧,无创机械通气,心电监护及加强护理。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2.祛痰止咳,舒张支气管改善肺部通气及抗感染治疗,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
3.完善相关检查(血气分析、血常规、血生化及痰培养、心电图、胸部CT等)。
4.入院病情评估:患者老年男性,有家禽接触史,发生畏寒发热肺部感染,出现呼吸衰竭,病灶进展迅速,不排除不明原因肺炎发热,可使病情进行性加重,直至影响生命,一般预后不佳。
床位医生:姚克含;科室主任:童亚玲。
开始战斗
2月7日13:50:危急值报告!血气分析提示PH7.13,二氧化碳分压23.0mmHg氧分压37.0mmHg剩余碱-19.7mmol/L。
2月7日13:55:调阅急诊胸部CT,提示两肺满布片絮状阴影,边缘模糊,部分呈毛玻璃改变。
综合上述两项及病史体检等,考虑病毒性肺炎可能,予抗病毒抗感染及相关支持治疗,科内采取接触及飞沫隔离等护理措施,病情报告科室主任,立即电话报告医务科,储茂广科长第一时间赶到呼吸内科,开始组织院内讨论。
2月7日14:00: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呼吸内科全体医生参加。初步意见如下:诊断考虑重症肺炎,I型呼吸衰竭。患者病重,上报医务科,申请全院大会诊。明确病原学诊断,继续抗病毒抗感染治疗,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加强护理防护措施。
2月7日14:30:院内大会诊,医务科长储茂广主持。参加人员:感染科端木潜主任医师、ICU杨晓帆主任医师、影像科程兰生副主任医师及呼吸内科大部分医务人员。初步意见:诊断重症肺炎,I型呼吸衰竭;不明原因肺炎(禽流感肺炎?)高度可疑。予咽拭子分离病毒学检查,加用“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做好相关防护隔离措施,密切监测体温呼吸变化及咳嗽咳痰性状。立即汇报上级相关领导,并请市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相关专家组会诊。
2月7日16:00:市内专家会诊,卫生局领导主持。市CDC及相关专家参加,达成意见如下。诊断:1、不明原因肺炎;I型呼吸衰竭;2、高度疑似人感染H7N9禽流感?继续抗病毒抗感染,继续无创机械通气等对症支持,必要时行有创机械通气;加强营养免疫等;做好防护隔离措施。等待CDC检测结果,考虑下一步诊疗措施。
2月7日23:30:复查胸部CT与前片比较,两肺进行性进展,24小时超过50%;CDC报告咽拭子甲流阳性,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2月7日24:00:患者氧饱和度下降至70-80%,烦躁不安,痰多。急行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并予镇静。
2月8日02:15:血压下降,予升压药处理。
2月8日10:00:呼吸机辅助呼吸,氧饱和度90%,体温36.6°C,心率10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08/70mmHg。童主任查房考虑ARDS,继续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比阿培南联合替考拉宁抗感染、化痰、舒张支气管及有创机械通气等治疗,等待CDC进一步病原学结果,加强防护隔离等。
2月8日16:52:市CDC报告H7(+).
2月8日17:30:市卫生局再次举行市内大会诊,市立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施玮,市立医院急危重症中心主任方长太参加。经讨论研究做好隔离措施,转市定点医院继续治疗。
继续战斗
这是2014年安庆市首例危重人感染H7N9禽流感,也是安徽省首例。市政府高度重视,集全市之力积极抢救,市定点医院市立医院专门成立了救治领导小组,院长亲自任组長。成立了专家救治小组,方长太担纲,护理救治组由方秀花赵荣华担任一线组長,专派一名护士24小时床边护理。一线医生包括何实,杨延国,唐伟伟等。患者病情危重,积极抢救50余天,无效死亡,花费55万。其间,组织院外专家大会诊4次,包括省级专家组3次,国家级专家1次。
禽流感来势汹汹,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2014年安庆报告了3例,死亡1例,上面叙述的便是这一例。
刚刚过去的 2017年,禽流感再次肆虐。2月20日,市立医院就有关情况向上级领导进行了汇报。
一、医院高度重视。
1.成立相关领导组织,包括救治领导组、救治专家组、院感防控组、后勤保障组、疫情应对组等,全面领导救治工作。院长挂帅担任救治领导小组组长,业务院长任救治专家小组组长。
2.做好平时的应急演练和物资器材药品准备。每个病区有隔离衣等物资的贮备,库房常备隔离衣十箱,N95口罩十箱。并与相关公司签署协议保障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
二、三位患者的救治情况。
1.王某某,女,44岁,因发热1周入院。
流行病学史:患者平素在市人民新村菜市场从事水产业,摊位对面为活禽摊位。自己十天内有禽接触史。1月10日下午出现乏力纳差,畏寒发热,未测体温,发热时伴头昏、头痛及恶心感,患者于人民路诊所输液治疗(不详),头痛有所好转,乏力加重,1月13日就诊于市一院,测体温39.4°C,血象高,胸部CT:右下肺炎。1月14日17点转入市立医院北院区进一步治疗。急诊胸部CT提示右下肺大片状致密影,见充气支气管影,部分实变,右侧胸腔见少量积液影较13日进展。当晚7时全院专家组紧急会诊意见:1、予头孢哌酮舒巴坦(1.5q8h)及替考拉宁(0.4gqd)抗感染;2、奥司他韦(150mgbid)抗病毒;3、氧疗;4、输注人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红细胞(3次)、血小板(2次);4、止咳化痰改善通气功能及维持水电解平衡等综合治疗。次晨全院专家组紧急再会诊。
入院第2天下午(1月15日)体温开始降至正常,18日复查肝功能异常(ALT106IU/L),予甘草酸二胺保肝治疗,1月19日肺CT好转;1月21日开始停用激素、抗生素调整为舒谱深联合左氧抗感染,23日下午开始出现颜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暗红色皮疹,轻度痒感,无疼痛,考虑药疹,予停用抗生素及奥司他韦,25日全院专家组会诊后予甲强龙对症处理,26日加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1月18日、1月19日、1月20日三次CDC报告H7N9病毒核酸检测连续三次阴性。
1月27日复查血液各项指标基本正常,胸部CT示炎症较前明显吸收好转,未见明显胸腔积液。符合出院指征,出院并随访。
2.胡某某,男,29岁。因“发热1周余”入院。1月25日转入,“禽流感”诊断明确,经诊治(具体过程略),30日体温正常至今。目前仍有低热,血沉较快,拟复查胸部CT以及咽拭子,继续治疗中。
3.李某某,男,59岁。怀宁人。1月21日有禽接触史。1月25日发热,开始中低热在当地诊所治疗1月29日到县医院住院。2月1日至安庆一院就医。2月10月疾控上午报告咽拭子阳性下午转至我院。已无发热。按指南要求正规治疗后。经医院专家组会诊后,已于2月17日出院。
三、感谢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在市卫计委的领导下,在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将继续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医疗救治工作,全力保障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
专家的共识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导致死亡。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一、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有囊膜。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8个H亚型和11个N亚型。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等哺乳动物。近年主要为H7N9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加热至65℃ 30分钟或100℃ 2分钟以上可灭活。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
(二)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感染。
(三)高危人群。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中老年人。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7天内,可长达10天。
(一)症状、体征。
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可伴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ARDS、脓毒性休克和MODS。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2.血生化检查。
3.病原学及相关检测。
(1)核酸检测;
(2)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型抗原检测;
(3)病毒分离;
(4)血清学检测。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阴影。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常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年龄、基础病、并发症等。
四、诊断
1.流行病学史。
2.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符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尚无病原学检测结果。
(2)确诊病例: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测阳性。
(3)重症病例: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为重症病例。
主要标准:①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②脓毒性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次/分;②氧合指数≤250 mmHg;③ 多肺叶浸润;④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⑤血尿素氮≥7.14 mmol/L;⑥ 收缩压<90 mmHg需要积极液体复苏。
五、治疗
(一)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
(三)抗病毒治疗。
1.抗病毒药物使用原则。
(1)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宜留取呼吸道标本。
(2)抗病毒药物应尽早使用,无需等待病原学检测结果。
2.抗病毒药物。
①奥司他韦;②帕拉米韦;③扎那米韦。
(四)中医药辨证论治。
(五)加强支持治疗。
六、解除隔离标准
间隔24小时病毒核酸检测2次阴性,解除隔离。
时刻准备着
让我们了解一下近年来禽流感的发病轨迹吧。
2014年安庆报告3例,死亡1例。
(即本文开头介绍的安庆市首例)
2015年安庆报告3例。
2016年安庆报告0例。
2017安庆报告3例。
2014年安徽省报告14例,死亡3例,
2015年安徽省报告7例。
2016.12.13至2017.6.2 安徽省报告34例。
······
禽流感正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于H7N9型禽流感,如何去预防呢?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睡眠。
2.尽量减少与病、死禽的接触。
3.尽量在正规销售禽类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
5.不要轻视重感冒,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6.定期对所处环境消毒,杜绝空气或环境中的传染。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 “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就医。
早报告:发现感染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疫情扩散。
早治疗:确诊患者,应积极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及支持症处理,绝大部分病人可康复出院。
它们依然在那里,它们依然没有消失。
特别是高发的冬春季节,它们依然可能耀武扬威。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遇见禽流感,我们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一蹶不振,怨天尤人。
我们必须从容淡定,我们必须勇往直前!
胜利的曙光终究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