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科普安庆 > 科普资源

杨晓帆科普文章——何谓清补法?

来源:第一人民医院 杨晓帆 阅读:0 发布时间:2024-07-09 09:08:55

国家级名老中医曹恩泽老师认为“虚、湿、瘀”是慢性肾炎的中医病理本质,治疗上强调“补虚、化湿、祛瘀”为主。其创立的“清补相和”的治疗大法,简称“清补法”、

清补法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补益脾肾,注重扶正固本

早期健脾益气为主,兼以益肾,后期则脾肾同补。慢性肾炎病程较长,其病之早期,常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气泛滥肌肤而成水肿。脾虚日久必然导致肾虚。脾虚不摄,肾虚不固,则精微物质如蛋白等自小便而出,故组方上,以益气健脾为先,常用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山药等,黄芪用量一般较大。有人喜欢人参、党参之类,此两者药性峻烈,用后反而会导致气机壅滞,不如太子参平和清淡。早期兼以益肾,常用生地黄、旱莲草、金毛狗脊等,随着病情进展,后期补脾益肾并重,常用淫羊藿、山萸肉、枸杞子等,但温阳慎用附子、肉桂一类温燥之品。如此用药,也是清补法的一大特色。

2、清热利湿,不可伐胃伤阴,注重调和脾胃

慢性肾炎最易并发湿热,对此,多数医者施以苦寒之重剂如黄连、山栀等,由于苦寒太过,易伐胃气,耗伤阴液,不但不能清除湿热,反而导致阴伤更甚,患者往往不能耐受。因此要注意顾护脾胃,防止药物伐伤胃阴。故用药应轻灵透达,中病即止。常用连翘、淡竹叶、黄柏、茯苓、薏苡仁、白茅根、泽泻等。

3、不可忽视脾阴的固护

慢性肾炎的发展过程中,肺脾肾之气虚、阳虚较被重视,而脾阴虚则常被忽略。导致脾阴虚的原因众多,感受暑邪、燥火或者湿邪化热,思虑过度等,而肾水亏虚和肝阴不足对脾阴影响最著。慢性肾炎迁延不愈,或妄用温燥伤阴,或者久服激素湿热内蕴,常常出现脾阴虚。温补则有助火劫阴之弊,滋阴又有助湿碍脾之嫌。故应用补而不燥,滋而不腻的方药为佳,用药多用山药、茯苓、白扁豆、薏苡仁、白芍、芡实、黄精等甘淡之品。尤其山药,被视为补脾阴的要药。

4、祛邪治标,化瘀贯穿始终

慢性肾炎病程长,缠绵难愈,由于“久病入络”“久病必瘀”,加上现代医学也证明,慢性肾炎的血液高粘高凝,因此,活血化瘀药贯穿始终。常用药物为丹参、丹皮、川芎、三棱、莪术、益母草等,虫类药,如地龙、僵蚕、全蝎、蝉蜕等也较常用。但用量宜小。

5、祛除外邪,防止病情反复

慢性肾炎的发生发展和加重,均与外感之邪密切相关。临床上,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尤其常见。治疗过程虫,一旦发现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新发泌尿道感染,应该高度重视,尽早控制,否则对于慢性肾炎的预后非常不利。

6、病证相和,辩证勿忘辨病

在分清标本主次、兼杂之证而立法的前提下,当重视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有的仅以尿检异常为主症者,往往无证可辨。此时,应抓住本病脾肾亏虚的基本病机,以补益脾肾治之,往往事半功倍。对于有证可辨者,根据病变特点,可适当加用相应药物,如血尿者,常加用琥珀粉、三七粉等;蛋白尿者,常选用蝉蜕、僵蚕、地龙、金樱子、菟丝子、生黄芪等。

总之,清补法是一种注重整体病程,不同阶段有所侧重的治疗大法。根本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寿命为要。